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為何我們需要情緒急救(Ted 演講)

我們的情緒跟想法更像一個嚴苛、情緒化的朋友,當我們在沮喪的時候,情緒跟想法會讓我們陷入一種悲觀模式,告訴我們最糟糕的結果,跟你說:你做不到、你不值得、沒人在意你。
因此,當我們情緒低落時,我們更容易感到焦慮與壓力。

而當我們覺得自己沒價值、自尊掉在地上時,應該做的事重新找回自己的自尊,而不是慣性地再踩自己一腳,跟自己說,你有多糟糕。

影片中提到rumination是最常見而且最不健康的狀況,甚至導致憂鬱、酗酒、飲食疾患與心血管疾病,我覺得片中rumination翻成想太多,不是很精準,rumination比較像我們講的鑽牛角尖,一直反芻負面的想法。

研究顯示,那怕只是從焦慮中分心兩分鐘,都足以打破那種不斷憂心的習慣。

上週我自己掉到了一個情緒低潮黑洞,因為一個人際衝擊,引起了我很深的痛苦,整整有三四天,我都陷入一個情緒的黑洞中,一種覺得自己很沒價值、不值得被愛的感受與想法,反覆出現在我的腦海。後來我直接去感受那種覺得自己沒價值、不夠好的想法,就像第三者一樣旁觀著他,接納且心疼自己與對方。說也奇怪,當我從失落中跳出來觀照自己,反而就離開了失落,能客觀地看待事情。就像影片中Guy Winch說的他花了一星期的時間從焦慮中分心出來,整個視野都變了,變得積極而且正向。

我們注重身體健康遠大於心理健康,身體受傷了我們會小心保護,心理受傷了我們不但不會保護,還會反過來踩自己一腳。如果我們能像照顧身體一樣照顧心理,當孤獨、失敗、挫折來臨時,我們將會更知道怎麼處理,我們也會更健康快樂。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從台大情殺事件看分手的四要一不要


最近發生的台大潑酸情殺事件震撼全台,許多人將矛頭轉向高學歷與性向,試圖用標籤化來理解情殺的原因。

但根據婦女救援基金會的統計,平均每個月就有一人因情殺致死,而美國學者Puzone等人研究親密關係殺人事件,顯示其中異性戀伴侶約95%。Mouzos分析1989到1996年間澳洲的親密關係殺人,77%是男殺女,21%為女殺男,同性間殺人為2%。另國內學者也發現,高社經與學歷跟情殺並沒有成正比。因此可知,情殺並非罕見,把情殺問題歸咎在性向與學歷,固然有吸睛的效果,但也問題的關鍵失焦。

國內的情殺事件統計,分手與愛情中的忌妒(如劈腿)兩類主因合計約佔8成。研究戀愛的學者也發現,被分手者的感受,猶如喪親,會經歷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等歷程。親密關係的暴力行為往往是在表達憤怒、不滿等情緒,而加害則是取得控制、獲得解脫、得到尊嚴的最後方式。 因此我們可知,若要和平分手,好好照顧情緒並選擇適當的人事時地物,就是重要的關鍵。
以下為筆者建議當關係生變可以採取的四要一不要。

要找專業。
失去感情的痛,會讓人失去控制感、感到低自尊、經歷沮喪、孤獨、憤怒等情緒,甚至做出激烈的手段。若戀愛過程,發現感情很難維繫,可以尋求專業的諮商管道,如學校的輔導中心、社區的醫師、心理師、社工等協助,適時地照顧彼此的傷痛。

要在白天且明亮公開的地方談
不管是分手當下,或是分手後的談判,選擇在這樣的情境下,人較理智,也較容易克制情緒避免做出極端的事。

要留意對方的狀態
若發現對方有喝酒、或攜帶刀械等危險物品,記得跟對方保持距離,而假使對方有攻擊傾向更要立刻呼救並想辦法離開現場。

要哀悼,不要生氣。有些人為了合理化自己的分手,會以嫌棄、責怪、數落等方式,但這反而可能刺激對方,讓對方憤怒,因此當分手已成定局,對談過程不彷慢慢講,先同理對方的情緒,再說出自己的無奈,以哀悼的方式降低彼此的激烈情緒,避免做出衝動行為的可能。

人與生俱來是情感連結的動物,工業社會後,我們情感連結的對象,往往只有家人跟親密關係。當感情走不下去,又放不下時,就會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不管是否為危險情人,若感情已走到十字路口,還是要小心照顧自己與對方的情緒,以免一時的衝動,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主動被害的人際按鈕
















第二次晤談時,她如同第一次晤談,繼續滔滔不絕地講起她悲慘的人生故事:

爸爸外遇、媽媽大鬧後兩人離婚,她這個獨生女跟著爸爸,隨後爸爸跟繼母生了三個小孩。爸爸與繼母的焦點好像只會在新弟妹身上,自己好像變成沒人管沒人在乎的邊緣人。

她說,自己順從、聽話,談戀愛時總是全心全意對待對方,但總是遇人不淑,遇到的不是會劈腿的男友,就是一開始答應要照顧她一輩子,交往一段時間後又把自己晾在一旁當空氣。


而她的朋友關係也讓她很失落,每當她跟她朋友說起自己的心情以及不順遂時,她的朋友通常就很急著給她建議,比如要堅強、有自己轉念,不然就是會有人把話題岔開,接著她就更覺得自己不被了解、總是被忽略。


當然她在職場上也有類似的感受,覺得事情永遠都是自己在做,卻怎樣也不被重視,不管同事還是長官都是這樣。



我仔細地聽著她的故事,一開始被故事情節的痛苦與悲慘吸引,但後來我開始有時間的壓力,覺得在有限的諮商中,我們繼續把時間花在聽她的悲慘,我就變成了她的家人、朋友、同事
/長官。

突然間我有種很深的感覺,會不會這也是她按了我們之間的人際按鈕。


她的生命確實辛苦,也有很多挑戰。原生家庭中被忽略、不被重視的小孩,在那樣的環境久了,自然也相信,
「我一定好像只有靠著討好、靠著聽話,才能留住大人的關愛「我的委屈跟孤單沒有人看見、沒有人在乎」


但人際互動特方的地方在於,我們會帶著從原生家庭長出來的假設,去跟別人互動,並且不斷地印證那些假設。而且通常我們都會驗證成功。

這段話很重要,容我再講一次,
我們會帶著從原生家庭長出來的假設,去跟別人互動,並且不斷地印證那些假設。而且通常我們都會驗證成功

就像覺得好孤單、總是被忽略的案主,她除了告訴她的朋友們,她在工作、家庭所遇到的辛苦,她也在測試這些朋友們「我的委屈跟孤單你們看到了嗎?在乎嗎?」
當她在述說自己的辛苦時,其實沒有意識到,她正用著自身那些痛苦、悲慘的情節按下「了解我/關心我」的人際按鈕。可惜的是一次又一次朋友們被她的悲慘壓得喘不過氣,轉身談起開心的話題調節氣氛的時候,她又再次發現自己被邊緣了、不被在乎了,第N次證明「我的委屈跟孤單沒有人看見、沒有人在乎」。

那個尋求「了解我/關心我」的人際按鈕,對她來講,就一直變成了「被忽略/不被重視」的開關。

在聽完了她講了三十分鐘的抱怨與悲慘,我跟她說,當我越聽你的故事越多的時候,我會越心疼你遭遇的一切,很想趕快把你拉開那個痛苦的地方,剛剛好像你按了一個按鈕,我突然焦慮起來,覺得自己該做些甚麼對你有幫助的事,會不會在你的生活中,你也按了這個按鈕?而按了之後,你周圍的人也有跟我一樣心疼你、想幫你的焦慮。

她呆了一下,沉思了一回,然後告訴我說,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讓別人焦慮,更沒有想過自己的抱怨會讓別人心疼,別人會想快點幫忙。然後她突然語重心長地問我我是不是很難搞?」。我跟她說,我看到的是,你很努力的想讓別人看到你的痛,只是你一直找不到方法。
接著她又沉默了很久,然後講起這幾年跟朋友的互動,她突然明白,原來自己一直尋求關心的行為,一次又一次自動地的按下被害的按鈕。

講到按被害的按鈕,她放鬆的笑了,有很多的看見跟釋懷的笑了


(
為保護當事人,諮商室隨想的談話資料皆會變更)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父母如何用三個原則協助3C世代小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V-yaFmQNk

這個影片中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正以翻閱ipad的方式閱讀雜誌

在重塑大腦這本書提到:人的大腦在七歲前會依照功能分堆,
早期的經驗學習往往會影響一輩子的行為

這篇文章指出,能不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當然最好,但在潮流不可避免的情況下
零至三歲小孩父母只要以三個原則從旁協助,孩童還是能與螢幕產生有益的互動。

===

網癮戒除中心「重新開始」(reSTART)執行主任希拉蕊凱許(Hilarie Cash)對這個議題有非常堅定的看法:她並不是主張禁慾,但她親眼見證了過度使用螢幕裝置造成的後果。她說:「兩歲以前的孩子不應該接觸螢幕。」她認為幼兒接觸的互動應該是直接、具有社交性、親身體驗並有實體的。
人生的最初兩年會決定孩子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凱許建議父母將孩子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限制在 2 小時以內,連青少年也不例外。但她也承認:「要做到並不容易,但這一點非常重要。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與運動量,還有與家人相處及運用想像力的時間。」當孩子沉迷於螢幕裡的世界,這些事就不會發生。
美國兒科學會(AAP)認為「幼兒的大腦在人生的最初幾年會迅速發展,幼兒學習成長的最好方式是透過與人互動,而不是與螢幕互動。父母應該避免讓兩歲以前的幼兒接觸電視與其他娛樂科技產品。」這個看法可能是正確的,但我們的周遭到處是螢幕,要杜絕螢幕的使用真的很困難。
一個名叫「零至三歲」的組織對螢幕使用的態度比美國兒科學會溫和一些,因為他們體認到一個事實:幼兒接觸螢幕的情況再所難免。「零至三歲」認為只要父母從旁協助,孩童能與螢幕產生有益的互動,這種互動有三大特點。

第一,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將螢幕上看到的東西,與自己在現實世界的體驗連結起來。
第二,主動參與更勝被動觀賞。
第三,讓幼兒接觸螢幕時,父母應該聚焦於內容,而非科技功能。

http://pansci.asia/archives/128250

引申閱讀:重塑大腦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44786

刺激與反應之間



我有個朋友,他的另一半是個喋喋不休愛挑剔的人
偏偏他對別人批評又很敏感,很怕別人對他失望
只要另一半的臉色變了,他就好像世界末日,著急地想要解釋或彌補

到後來,朋友的反應幾乎都已經自動化了
只要另一半的表情變了、講話酸了,他就覺得被攻擊、被嫌棄,接著不是解釋彌補、就是討好地去滿足自己想像中的對方期待

他跟身邊的每個人都說自己好累,不知道還能這樣下去多久

有人會提醒他太太很好,只是愛唸,這把年紀了別再抱怨那麼多了
也有人跟他說,平常心
還有人跟他說,婚姻就是這樣,兩個人彼此折磨,然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當然還有人請他想想非洲的難民

別人講的他都知道,但他總覺得沒有人懂他的痛跟苦

基於朋友,有些話我想跟他說,也基於朋友有些話還是不適合說太多
這段話是我在低潮時用來陪伴自己的,想送給他,也跟大家分享

"在刺激與反應間,存在一個空間,當中有我們選擇如何反應的力量

在我們的反應中,存在著我們的成長與自由"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你是我的勇氣觀後感:愛讓人怯懦,也讓人堅強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5753847

如果照youtube網紅說故事法,這部片的內容是這樣:


好市多男(傑夫),愛上一個愛跑馬拉松的護士女(艾琳),有次馬拉松比賽,傑夫在現場幫參賽的艾琳加油
結果發生恐怖攻擊,傑夫的腿被炸退了,
傑夫在醫院清醒後,講出了恐怖攻擊者的線索
隨後恐怖攻擊者被抓,缺了雙腿的傑夫也成了英雄,媒體邀約不斷
之後艾琳基於愧疚基於愛,搬去跟傑夫同居


電影很平舖直述,倒是有幾幕我印象比較深刻

比如艾琳,對著明明不喜歡受採訪的傑夫問,你不想去就不要硬去,沒必要讓他們擺布。
傑夫一臉無奈說,但我是他們眼裡的英雄

那一幕我好有共鳴。
很多時候我們強悍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做給人看。為的是不讓那些愛我的人們失望,覺得我們辜負他們的期待。為的是不讓愛我的人還為我擔心,這是在我陷落時,我還可以照顧到他們的方式。
那怕此刻的我甚麼都不是,那怕我覺得自己很慘,還是要做出一副「我很好、我很堅強」的樣子。那是在我低落時,我還能對其他人付出的方式。

還有一幕是艾琳跟傑夫以及傑夫媽去做復健,回程時,傑夫對著艾琳與傑夫媽發脾氣的場景。
當時艾琳氣著對傑夫說,你不知道身邊的人變得都繞著你轉
我心裡的OS說著:「他怎麼會不知道呢?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很多重大創傷的人,會有嚴重的罪惡感,很多人覺得自己變得很糟糕、覺得自己是別人的負擔。
而痛苦的是,覺得造成別人負擔,卻又依賴著別人的時候,就會有深深的愧疚與無價值感。

傑夫絕對知道別人都放下手邊的事,繞著他轉。如果可以,他也想大家好好的過生活,自己還是那個好市多烤雞男,只是缺腳的他做不到也放不下對其他人的依賴,只好不想也不敢去看自己造成別人負擔的罪惡感。
不是傑夫無知,而是他不知道怎麼用言語表達內心的傷痛,以及不知道怎麼面對那份覺得自己拖累身邊每個人的羞愧。

而最讓我動容的一場戲,是艾琳在車上,拿著用信封裝的驗孕棒給傑夫看,告知他懷孕的消息。
傑夫的反應很經典也很真實,他不是突然正色,一副好的,我要做個好男人,撐起這個家」的堅強,而是有些嚇到地說我辦不到,我怎麼追著他跑,我怎麼成為一個爸爸」。
傑夫的反應讓艾琳崩潰了,艾琳說「我放下我的家人、我的工作去你家跟你在一起可是你怎麼都不出現」
真的,愛是需要被回應的,付出是需要被看見、被珍惜的
伴侶或者關係諮商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是,這世上除了父母對小孩的付出有可能不求回報,其他的關係沒有不求回報的。

當艾琳放下跟家人住一起的安適生活、放下工作把照顧傑夫當成主業時,
她需要去看見自己的付出能夠改變傑夫一點點,那怕只是多了點耐心去做復健,那怕是願意在生活中更積極點,那都會讓她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有意義的

可是當她告知傑夫即將成為人父時,傑夫的表現,卻狠狠地打臉艾琳。在那個關鍵的時刻,傑夫的退卻對艾琳來說,代表著以前我需要你的時候你沒有出現,而現在我需要你的時候,你的勇氣也沒有出現。傑夫的態度,也是在說,「我不願意努力了,不願意我們的小孩努力,也不願意為我們的將來努力。」
所以她才會說「你沒有出現後」,傷心地離去。

隨後傑夫努力復健,用義肢再站起來,再把艾琳的心贏回來(當然故事要這樣走,不然就不會被流傳了)

傑夫難得的地方是,有勇氣去面對外在的強壯標籤所帶來的心虛,
並且在覺得自己好糟好糟,對方都想放棄的時候,還有力氣站起來,去牽住對方的手,再次的挽回這段關係。

我不知道別人看到了甚麼,但對我來說,我看到的是
愛情是人們生命中的重大關卡,卻也蘊含著豐厚的寶藏
我們在愛的面前卑微,但想靠近愛的渴望,卻也讓我們強大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做的有求必應的人,你累了嗎?




「阿水,我快撐不下去了」昨天傍晚,認識多年的大學社團學弟阿國傳Messenger給我

「怎麼呢?」我關心地問

阿國接著說起他這一年的職場生活。他說剛到職的時候,原本以為長官是個隨和好相處的人,事實上也算是,但問題是長官好像沒有下班時間,每天離開公司後,長官還是繼續傳賴交辦事情,一開始是七八點傳,最近三個月有越來越晚的趨勢。
最近讓阿國崩潰的,是好不容易跟論及婚嫁的女友有空看場晚場電影,電影邊演主管邊在Line上交辦事務,搞到他看完電影就著手處理公務,直到兩點還沒辦法睡。
以前做完事的隔天,長官還會當面誇個幾句,或是拍拍肩膀以示獎勵。
後來阿國覺得長官已經認為理所當然了,而阿國也覺得沒必要再為那些口頭讚揚賣血賣命。
所以現在阿國很認真的考慮是否要離職、甚至考公職,但心裡又覺得自己當了職場逃兵。所以很困擾的問我該怎麼辦?

「要聽實話嗎?」我單刀直入地說
「好啊」阿國也爽快地回
阿水:「我覺得你很難拒絕別人對你的期待,或是說 你很怕讓別人失望
「所以只要有人提出要求,基於不想讓他失望、被他嫌棄,本來是他的事就會變成你的事」
阿國想了想,發現好像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在家裡,他是個聽話的兒子,從不讓父母擔心失望,
在學校,他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偶而還是風雲人物,也從來不會出甚麼差錯
但到了職場,他總是很容易遇到一直對他提出要求的長官

我跟阿國說,那是你表現得太好,讓他們發現自己有可以依靠的人
只是對你來說,好像你的生命,都在滿足別人。

但說實話,這樣不一定不好。
就像髮型設計師剪出好看的頭髮,讓客戶很開心,他也在滿足客戶,這件事本身沒有問題。而相對應的髮型設計師除了金錢的報酬,也會得到成就感,甚至好的名聲(特別在這個數位社群時代)

所以重點是當我們的付出,有沒有得到健康的回報,不然你自己會覺得沒有意義,久了也會覺得累。

我一直覺得,愛自己有些功課要做,除了真實的了解自己,更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比如對我來說,我希望帶給周圍的人幸福,盡量地滿足所有人不讓別人失望,那是我。而我的能力有限,資源有限,只能選擇把時間精力放在我重視的人事物,這也是我。

更重要的是,我不完美,不是聖人、不是無敵鐵金剛,我需要我的付出是有意義、有回報的,不管是實質還是精神上的,那會讓我有力氣繼續走下去,有這點小小的需要也是我。

而當我的付出沒有對應的回報,除了跟那些伸手要的人事物設定界線,我也需要有個空間好好的讓自己喘口氣,想想自己的未來。


這些愛自己的功課,從來都不容易做
但卻很值得,不是嗎?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我是來按摩的啦!!!


圖片來源:https://chelsea.lenordik.com
(為保護當事人,以下個人資料皆有變更喔)

記得剛拿到執照的時候,當別人問起我的職業的時候,都嘛很老實地說,我是心理師,接著通常會被詢問心理師在幹嘛的
經過一番解釋後,有些人就會好奇地問那你知道我在想甚麼嗎?
還有些人會進化一點,就講起他們的人際關係,接下來問我怎麼辦?
一開始的時候我會抱著練習個案概念化(用心理學學派來分析個案)的練習心態,回答他們
久了之後,就覺得這樣的對話還蠻有疲累感的
所以後來當剛認識的人問起我的職業時,如果沒有後續聯繫的必要,我可能就是專職投資人、教數學的老師(算股票怎麼進場跟出場)等等

但偶爾還是會破功,
比如我現在常找的按摩師傅,已經認識一段時間
當然,他還在我「職業坦白期」就認識了

一開始我以為他是很安靜內向的人
然後過了安靜期之後,我慢慢發現他是悶騷的人,只要洋蔥皮剝掉,裡面是辛辣的本質

上個星期我找他按摩時
那個畫面是這樣,我正把頭埋在按摩床的洞裡,
按摩師突然一句:「阿水,我最近有負面情緒」
「一定要現在嗎?」我頭埋著,心裡OS
然後我還沒回應,按摩師就開始講起他家裡的事

故事大綱就是,他上班都到晚上十點,到家洗完澡已經12點多了,通常他會看電視打電動到1點半2點才睡。
本來他租外面倒也沒事,後來為了省錢就搬回家裡,結果不得了,媽媽看到就一直唸,說他已經工作一整天了怎麼還在看電視打電動
大部分的時間他都隱忍,某一天他被兩個約好的客人放鴿子,心情特悶,回家媽媽又念了,他一氣之下就跟媽媽大聲回去
媽媽沒預期會有這樣的回應,於是就很委屈地摸摸鼻子回房間

接下來幾天他就覺得很悶,一方面覺得自己沒錯,再來又覺得不該對媽媽兇
然後就問我怎麼辦?

就在我頭埋在洞裡有點昏睡的時候,他說,你要不要看我跟我媽的Line
這句我有聽到,我馬上說「我不要」
然後他就用唸的、用唸的ㄟ,
就一整個不放過我的概念就對了,我當下真的覺得你果然是你媽生的,用唸的...

我心想,我的按摩還有40分鐘,如果不講講話,我接下來大概沒辦法安心按摩

我就跟他說,你那天那麼悶,其實只是想做些事轉移自己注意力,或是有人可以安慰你吧,所以你媽唸你的時候,你才反映那麼大;但是你也知道媽媽是好意,所以才會這麼糾結吧

按摩師點頭如搗蒜,應該吧,為什麼說應該吧,因為我頭還埋在按摩床的洞裡,沒看到他的表情,但總之他有比較安靜了….30
然後他又問我該怎麼辦?

我跟他說,你幫我按完,我再跟你說

然後他果然很乖地等到按摩完,時間一到就馬上問我該怎麼處理
我簡單地跟他講些自己可以下台階而且可以安慰媽媽的方式,然後結束這一回合


唉,最後他自己不好意思,按摩費很堅持少收我200(雖然我很想還他)





諮商,是來找希望的

(圖片來源:https://hollyhocklife.org/giving-up-all-hope/)











前幾天跟一個實習心理師談怎麼留住案主

實習心理師說,他覺得自己看個案看得很仔細也很深入,但個案常常談了一兩次就不來了
同樣的狀況,我身邊也有朋友小美也發生過
不過小美是找心理師談自己最近的負面情緒,第一次諮商的小美說,那個心理師好像在訪問他一樣,還一直問不開心的事,然後等到小美心裏的負面情緒達到最高峰時
諮商的時間到了,接著小美就帶著高張的負面情緒,付錢、離開諮商所,然後決定再也不要回去

不管是實習心理師還是小美的故事,我想到的是

確實有些案主是來認清血淋淋的事實把自己打醒的,這樣的案主通常都做好心理準備要改變。所以同理的越完整,他會覺得越有收穫,但說實話,這樣的案主,並不多。

還有些案主是要人見證他有多慘,想讓自己的低潮被看見、被心疼、被陪伴,有時候這樣的案主會想停留在被心疼久一些,並沒有打算馬上改變

但很多時候,案主是來尋找希望的。如果心理師的同理,只停留在案主知道,而且還是悲慘的角度,那種對話就會變成以下的形式:

CO:你A B C慘,真的好慘
CL:我知道,然後呢?

接案越久,越覺得個案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如果我們對於問題的看見只有表層的情緒與事件,那我們覺得不是案主的對手。
心理師提供的應該是專業的視野,比如一個專業學派的解讀、對問題比個案更深層一點點的角度、還有重新界定的視野,並帶來改變的希望。

比如一個已經論及婚嫁,卻被男友劈腿而不知道該不該分手的女生,當心理師把焦點放在女生被背叛的傷心與痛苦,那絕對沒有錯,但這是女生的閨密都可以做的事,實在不用花錢來諮商。但當心理師可以幫這女生看見掙扎的除了過去的美好與背叛的痛苦之外,還有對於論及婚嫁,分手等同未來的人生規劃,整個砍掉重練的害怕,但面對男友的劈腿,自己已經不再確定,對方是不是可以攜手走下去的人。

正視了這層內心更深的害怕,並且好好陪伴這層害怕,女生才會看到,原來不是該不該跟劈腿男友繼續下去的問題,而是自己要怎麼選擇接下來人生的問題阿!

「被背叛了,好慘好慘」VS「自己要怎麼選擇接下來的人生」,後者有希望多了(好啦,我知道也可怕多了,但這才是真正卡住的地方),不是嗎?